第39期 發行時間:2004/10/26下午 05:06:
新聞索引
圖書館新書推薦: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從遊戲中學習
從統計看世界∼參考資源展示全新登場!
波錠影展:愛情趴趴走
圖書館五樓多媒體推出休閒區主題展:鄭華娟特展
其他連結
回圖書館首頁
訂閱電子報
取消電子報
電子報查詢
圖書館五樓多媒體推出休閒區主題展:鄭華娟特展
閱覽組

圖書館五樓多媒體推出休閒區主題展:鄭華娟特展。地點為五樓多媒體休閒區

關於鄭華娟
時間和空間對她而言,都是無疆界的遊樂場。無論是扮演德國史派亞小鎮的家庭主婦、台灣的詞曲創作人、作家,或是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旅人,她都不改其脫線搞笑、貪玩好奇的本色,腦中永遠有著許多新鮮有趣的想法。最近更對「如何穿衣購物」這件事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準備進入米蘭時尚學校好好開開眼界。

鄭華娟小檔案
生日:52年8月2日
星座:獅子座
學歷:華岡藝校西樂科
主修:低音提琴、大提琴
副修:鋼琴
經歷:曾創作出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製作唱片。1993年5月在眾親友的祝福下,華娟在德國與Michael「老德先生」結婚。她主持過廣播、電視節目,更是暢銷書作者,目前最新的頭銜是「酒商」。

創作過的歌曲

蔡健雅—跟你借的幸福
梁詠琪—天使與海豚、收不到訊號
陶晶瑩—太委屈
張惠妹—灰姑娘、寂寞保齡球、甜言蜜語
張清芳—加州陽光、Men`s  Talk、週末的夜我不哭、不愛最大
林志炫—少年遊、蒙那麗莎的眼淚
江蕙—返來我身邊
潘越雲—情字這條路、謝謝你曾經愛過我
陳淑樺—聰明糊塗心
曾寶儀—分享
侯湘婷—冷戰、原來的你
錦繡—灰色的雲
黃磊—只有妳讓我想要
江美琪—迷魂陣
莫文蔚—單人房雙人床
趙默—睡著〈中國大陸發行〉

相關出版作品
《萊茵情人》
《野葡萄藤之戀》
《南十字星下的約定》
《往天涯的盡頭單飛》
《巴黎小館秘密情人》
《羅曼蒂克路:鄭華娟亂走亂逛亂畫旅行簿》
《黑森林的愛情樹》
《花內褲排排掛》
《溫馨廚房咖啡座》
《紅12的秘密》
《香水婚紀念日》
《海德堡之吻》

↑Top

波錠影展:愛情趴趴走
閱覽組

60年代的紐約,宛如夢境的極致優雅和復古奢華。風流瀟灑的明星記者凱契布洛克,愛情無往不利、左擁右抱的他,自從女作家芭芭拉諾華的新書橫掃紐約書市,教女性如何拒絕愛情,去擁抱事業、權力和性之後,這股革命言論造就她直線上升的人氣及風潮,卻讓頂尖知名記者凱契布洛克很不是滋味,這個全紐約最受男人和女人歡迎的萬人迷,揚言要讓芭芭拉愛上他,收回自己說過的話。
(文由百視達提供)

導演:派頓瑞德
演員:芮妮齊薇格

影展時間:93年10月28日,週四播放
18:30~20:30 影片播放
活動地點:圖書館一樓演講廳

相關網址:
    (1)www.lib.cyut.edu.tw/mm/club.asp
相關檔案:    (1)4471.jpg
↑Top

從遊戲中學習
閱覽組

書      名:從遊戲中學習
資料類型 :錄影帶VHS
館  藏  地:五樓多媒體區
索  書  號:VHS523 0072 V.1~V.5

內容介紹:

     這是一套加拿大McGill大學兒童心理學博士Sam Rabinovitch,加拿大兒童與青年協會的幼教專家以及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學院共同參與製作的幼教節目。在嬰、幼兒的世界裡沒有生活上的瑣事,遊戲便是促使它人格成長,身體健康以及學習自我調適的全部,透過節目您可以詳細的觀察孩子們的活動情形,同時經由專家的解說您可以瞭解遊戲背後所隱含的意義,進而幫助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和成長。
     我們的身體與生俱來就有許多的感覺,如感官的視覺(視知覺)、聽覺(聽知覺)—辨別力、觸覺(全身的皮膚覺)、肌肉關節的運動覺(用手拿東西送到嘴巴吃、手腳可以彎曲、伸直)及內耳前庭的平衡覺(如在旋轉、加減速度時能維持身體的平衡,不會摔跤)等,時時刻刻都在將我們身體內外各個器官、部位的情況,以及與生活環境接觸的情形,經由神經系統傳達到腦幹部,再由猶如指揮總部的腦部將這些訊息加以組織、整理、判斷、也就是將許多部份的感覺統合成為一個整體,再給予該怎麼做的命令,也就是指揮身體和外在環境做適當的互動和反應,因而形成認知和學習,個人也會覺得滿意、愉快。
     若身體上的感覺系統失調,即有可能出現以下徵狀:
     1.動作遲緩笨拙,肌肉無力,常絆倒,易疲倦
     2.上下樓梯須依賴扶手
     3.過度好動或極不喜歡活動
     4.拿東西易掉落,用筷子夾菜吃飯困難
     5.不會操作小物品
     6.害怕盪鞦韆或旋轉,易暈車,怕高
     7.過度喜歡玩旋轉或搖晃的遊戲
     8.平衡差,易跌倒,怕跨越水溝
     9.不喜歡被碰觸,拒絕洗頭理髮,不喜歡穿毛料或粗糙的衣服
     10.不會玩拼圖,認字困難,方向感及距離感差
     11.辨識物體形狀、大小或數字困難
     12.語音分辨不清,常聽錯字、聽錯意思或沒聽到別人說話
     13.口吃,表達能力差,流口水
     14.注音及文字記憶力差,數字概念模糊
     15.閱讀困難,理解力低
     16.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
     17.做事有始無終,忘東忘西
     18.話很多,喜歡打斷別人說話,老師問題未問完即搶著回答
     19.常發脾氣,易衝動,喜歡打人或用東西丟人
     20.缺乏信心,易受挫折,愛哭,情緒變化快而劇烈
     21.適應力差,拒絕學新事物,固執,不合群
     如果能透過每一項精心設計的遊戲,刺激小朋友身上每一神經系統,讓神經系統接收身體內外傳來的感覺刺激,經過感覺統合的過程,神經系統不同的部分形成一個協調的工作整體,使個體跟環境的接觸順利,並感受到滿足。眾多的感覺傳遞進入腦中,像許多河川流入大海一樣,從眼睛、耳朵、以及身體其他部分,每分每秒有著無數的感覺訊息傳入腦中,還有特殊感官---內耳前庭,於下意識中經常偵察到「地心引力」和「身體相對運動」的情形。
     其實,新生嬰兒已經具有了將來應有的大部分神經原。但是,在生命的最初幾年中,還有少數會持續成長。神經原必須受到刺激才能發展成相互聯繫;感覺系統只有當暴露於能刺激其接受器的力量之下,才能發展。比如說:「一定要有光線,並有東西能看,視覺系統才能發展視覺認知所需要的相互聯繫;同樣地,前庭與本體感受系統間相互聯繫的發展,也要有身體運動的刺激才得行之。」

↑Top

圖書館新書推薦: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閱覽組

     《台灣當代美術大系》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編輯,於2004年元月正式出版發行。
  當代藝術其多元紛雜的創作面貌,自然也產生了不同的論述方式與角度,因此《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規劃分為「議題篇」與「媒材篇」兩大類別,各十二個主題系列,共計廿四冊,分別由年輕一代撰述者蒐集、整理、評論該議題或領域的年輕藝術家及其創作。這群撰述者在該領域學有專長,已有相關論述發表,他們目前都是正在攻讀博士班或者博、碩士班畢業未久,從事藝術史或藝術評論之新世代年輕藝術工作者。此外,這套鉅著為求完美,更聘請廿四位台灣當前著名且資深的藝評家與創作者組成編輯顧問群,他們各就其專長對此套書之文稿進行審核與意見提供,使內容更具學術性、完整性與正確性。更由於藝術家們提供豐富精彩的作品圖版,使本套書在骨架(文稿)與外形(作品圖版)的相互契合下,形塑出台灣當代藝術的內在與形貌。
  《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套書,每冊以菊八開精裝、一百六十頁的形式呈現,同時附有英文摘要與台灣藝術家及作品圖版索引。每本書的文稿約四萬言,圖片皆超過百張,使本套書不僅成為台灣當代藝術作品圖版的資料庫,欲瞭解生活當下的台灣美術新知,汲取當今台灣美術現象新貌,《台灣當代美術大系》都是您不可忽視、不容錯過的一套重要台灣美術出版品。

議題篇(12冊)
01 社會•世俗(路況/著)
02 政治•權力(尤傳莉/著)
03 原始•樸素(林建成/著)
04 環境•生態(邱子容/著)
05 文化•殖民(羅秀芝/著)
06 陰性•酷語(謝鴻均/著)
07 慾望•禁忌(胡永芬/著)
08 商品•消費(李維菁/著)
09 遊戲•互動(張晴文/著)
10 虛擬•實擬(徐婉禎/著)
11 觀念•辯證(李思賢/著)
12 量化•質變(簡子傑/著)
媒材篇(12冊)
13 素描與水彩(施淑萍/著)
14 水墨與書法(吳超然/著)
15 油彩與壓克力(潘娉玉/著)
16 膠彩藝術(施世昱/著)
17 版畫藝術(陳奕凱、陳奕伶/著)
18 雕塑與公共藝術(洪致美/著)
19 材質藝術(莊秀玲/著)
20 攝影與錄影藝術(王品驊/著)
21 身體與行為藝術(黃寶萍/著)
22 裝置與空間藝術(孫立銓/著)
23 總體藝術(王文宏/著)
24 科技與數位藝術(吳垠慧/著)

相關網址:
    (1)163.17.17.188/search*cht/
↑Top

從統計看世界∼參考資源展示全新登場!
參考組

您還在為了找不到所需的統計資料而傷透腦筋嗎?
為滿足您的需求,本館特地羅列館藏各類統計資料,並且蒐集國內外各種統計相關網站,舉凡人口、經貿、交通、外交、社會變遷、教育、文化、衛生等多種主題之統計資料,均一一呈現,讓您快速掌握統計訊息,與世界同步脈動。
展示日期:即日起至11月15日
展示地點:圖書館二樓參考資源展示區
↑Top

朝陽科技大學 波錠紀念圖書館 Poding Memorial Library, CYUT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413吉峰東路168號
電話:(04)2332-3000轉3151~3152 傳真:(04)2374-2309 E-Mail:lib@cyut.edu.tw